第十屆“重慶·臺灣周”舉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和項目簽約儀式,集中簽訂兩岸經貿合作重點項目14個,投資總額55.75億元人民幣,主要涉及金融業、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國際貿易等產業和領域。
據介紹,2009年以來,國臺辦先后在部分省市批準設立了50余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昨日,作為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之一,重慶彭水蚩尤九黎城被國臺辦正式授牌。除蚩尤九黎城外,我市還成功申報了2處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包括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簽約儀式上,集中簽訂兩岸經貿合作重點項目14個,投資總額55.75億元人民幣,主要涉及金融業、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國際貿易等產業和領域。其中,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弘展商場管理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大足區政府與重慶捷舜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江北區政府與富邦華一銀行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南岸區政府與錫山集團、惠朋集團簽訂投資合作協議,重慶建橋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與重慶亮麗影像有限公司、重慶亞拿倍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恒旸綠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四季柔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合作協議,重慶泓藝九州公司與臺灣翔輝運通公司、臺灣中華渝臺實業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合作協議,重慶市海峽空間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重慶牛比網絡科技公司、臺灣三燊文創集團、臺灣叁友莊健康、重慶合庫貿易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合作協議。項目的成功簽約,對推動渝臺經貿交流合作持續拓展領域、擴大規模、提高層次,助推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前九屆“重慶·臺灣周”共簽約落地項目83個,項目合同金額59.83億美元,合作領域涉及電子信息產業、IT配套產業、汽摩零部件、金屬冶煉、制造業、現代農業、商業、金融、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
昨日,第十屆“重慶·臺灣周”還舉行了2018海峽兩岸工業互聯網合作論壇。論壇以“海峽兩岸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慶機遇”為主題,由兩岸企業家峰會信息產業合作推進小組主辦,重慶市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承辦。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及產業界人士共200余人參加論壇,探討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創新實踐,共謀兩岸合作發展新機遇。
|